2013年10月12日下午,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,一個老人手捧花朵,在眾人鼓勵下唱歌 本報記者 鄧小衛 攝阿茲海默症(老年痴獃症)作為世界醫學界頑症,雖經不同膚色、不同國度眾多醫生百餘年努力,但其成因及疾病進程目前仍不清楚,也從未出現徹底治愈病例。
   “越是老年人,越不願意聽到自己得了老年痴獃。”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喬晉教授說。
   從該醫院大門口進去左拐,有一棟三層樓房,老年痴獃症專科門診的神經內科就在三樓。和其他樓層不同,走廊里空蕩盪的,每個沒有玻璃窗的診室門都關得緊緊的,很多老年患者都是幾個家人陪著,才能在診室里坐定。
   “密閉環境主要是保護病患的隱私”喬晉說,西安是全國四個老年期痴獃症流行病調查試點城市之一,喬晉和他的同事們1996年就開始主要從事老年期痴獃症、帕金森病和腦血管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。
  60歲前也可能出現
   “阿茲海默症只是老年期痴獃症中一個分類,其他還有老年性痴獃和血管性痴獃,以及帕金森症等。”喬晉說,“此前,我們常說的就是老人老糊塗了,記不住事,分不清人。流行病調查開始後,才統一歸結到老年期痴獃症中。”阿茲海默症原本定義的是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,屬於失智症範疇,主要癥狀是神經系統病變——外表無異,但多個社交功能喪失,因最早是德國精神科醫師、神經病理學家愛羅斯·阿茲海默,在1906年描述記錄遂以其名命名。
   “臨床檢查沒有實質性的機體病變,只是智力下降明顯。”阿茲海默症可分為早髮型和散髮型兩種。早髮型多為家族遺傳,60歲前就會出現;散髮型一般在60歲以後出現且非家族遺傳。
   另一類就是血管性老年期痴獃症,主要癥狀是活動障礙及半身不遂。“比如,60歲以上老人出現的腦血栓、腦梗類血管疾病,是老年痴獃症裡面較多出現的。”
   在老年期痴獃症中,帕金森症也較多出現,主要癥狀是四肢或指頭非自主顫動、振搖。
   “準確說,老年人出現記憶嚴重退化、喪失,生活能力快速下降等非自然衰老狀況,都可以歸類到老年期痴獃症範疇,幾乎覆蓋所有老年疾病的種類。”臨床上,喬晉曾接觸較年輕的病患,曾有一位確診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只有49周歲。
  維生素B12缺乏或會引發類似癥狀
   對待老年痴獃症的病患,醫生護士需要格外細心。“絕大多數老人在患病後都會性情大變,和年輕時判若兩人,家屬都覺著病患性格徹底變了。”喬晉說,“身體各種機能都在非正常衰老和快速退化,最後就成了不可逆的功能喪失。”
   接近20年的臨床工作,喬晉每天都要接觸老年痴獃症的相關信息和病患。採訪中,他偶爾會不自然地提高聲調——聽力嚴重退化,也是老年痴獃常見癥狀之一,所以平日接診醫生常常需要大聲說話。
   老年痴獃症實際上是隨著人類出現而出現的,只是在1906年前,人們把其與衰老混為一談。歷史上首個病患名為澳傑斯特·狄特,自此開始,臨床上將異於正常衰老的典型病患,確診為阿茲海默症。該類病患又被分化成老年痴獃症的眾多種類——顯著特征是語言障礙、知覺障礙或行動障礙。在世界範圍研究內,醫學專家們曾在哺乳動物的觀察實驗中,多次發現和確認類似病態。
   “老年痴獃屬於原發性退行性腦病,主要表現為持續的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,先是大腦出現萎縮,隨後就是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病變。發病機理目前還不清楚,所以臨床診斷難。”喬晉在臨床中,曾遇到老人出現遺忘、分析判斷系統紊亂等典型癥狀,但檢查後卻發現是維生素B12缺乏或甲狀腺功能障礙引起的。“這種狀況如果馬上採取針對性治療,許多老人還是可以恢復健康的。”喬晉直言,“目前為止,世界上還沒有特效治療和逆轉疾病進展的藥物。簡單說,就是不可能治愈,臨床只能是干擾、減緩疾病發展速度,提高存活時間,改善生活質量。”
   國內目前沒有老年期痴獃症患者的準確數字,但對阿茲海默症有統計,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5%,80歲以上發病率超過30%。發病後,一般存活年限平均為5.5年。
   “現在發病率是不是高了,目前還沒有明顯數據支持,但人們對這類疾病的認識明顯提高了。”對於是否有低齡化趨勢,喬晉說還需謹慎判斷。
  如果老人突然性情大變就可能需要就診
   借助先進的檢查設備,近年老年痴獃症的臨床研究發現,大多患者大腦皮層上的皺褶都出現了明顯異化。
   “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溝,這些溝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,對人類智力至關重要。新生兒一開始腦溝是很淺的,隨著年齡和閱歷增加,溝回越來越密集。正常的情況下,隨著老年期到來正常衰老,腦溝又漸漸趨於平緩,可老年痴獃症患者,其腦溝平緩速度明顯超出了正常速度,是一種不正常的衰老。”
   喬晉教授打了個比方:人的大腦皮層相當一張有皺褶的紙,隨著發育成長,這張紙是越來越皺,溝回面積越來越大,存儲信息也越來越多,隨著走過中年期進入老年期,這張皺褶的紙會逐漸趨於平展。說話間,他先握皺一張紙,再任其緩慢伸展。
   “正常衰老是緩慢的,但老年痴獃患者是突然把紙拉平,皺褶不再明顯。很多記憶會在這個快速過程中喪失,所以患者社交和生活能力會急速降低,又回到小孩子那個階段。”
   記憶力衰退是絕大多數患者的初期表現。“家裡老人如果突然性格有變化,而且持續多日,這是最需要註意的。”喬晉說,“一說老人,大家習慣認為人老了忘性大了,慢慢老糊塗了。其實如果55歲以後出現性情大變,對新近發生的事情記憶力差,都可能是該病的典型癥狀。”到了老年痴獃症中期,病人也可能出現精神和行為障礙,可有幻聽、錯覺,被竊妄想、被害妄想、誇大妄想等。
   患者性情大變一般具有這樣幾個特點:如一直內向性格的人突然變成外向型;此前不愛參加群體活動的,突然開始聯絡一些年輕時的朋友,或冷不丁就喜歡在超市等人多地方閑轉;或是性格突然暴躁,莫名其妙跟別人發火;或是原本活躍的人,突然變得沉悶,連家人都不願意接觸和交流。
   “突然開始喜歡撿破爛,屬於性情變化的一種,不一定都屬於老年痴獃症”,喬晉說,記憶力衰退也分遺忘和健忘。“一個東西放到哪裡,就是找不見,但過幾天或者有人提示一下又能想起來,這就是正常的健忘;可怎麼都想不起來,徹底忘了,那就是遺忘,這是老年人需要擔心的,也是家人要關註的狀況,如果還有其他癥狀綜合,這就建議找專科醫生檢查。”
  早期發病多被忽視但治療效果最好
   讓醫生們擔心的是,儘管國內罹患老年痴獃症的人數不少,但接受正規醫療的比例很低。
   老年痴獃症分為早中晚三期,早期表現是性情巨變、遺忘或語言障礙。“幾個子女名字都叫混這不算異常,但熟人名字徹底忘記則不正常。早期發病很可能被忽略,但實際上,早期醫學干預治療效果最好,可以較好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。”但普通人很難區分正常衰老和病態衰老,“早期忽視,到了中期發病就已經基本喪失獨立性,日常生活和活動也已經無法正常進行,晚期則會完全喪失自主生理功能,需要全天候照顧。”
   喬晉坦言,目前臨床上對中晚期老年痴獃症系統診治辦法匱乏,只能相對治療一些突發病癥。受傳統觀念影響,人們對老年痴獃症的治療趨於保守,所以遭遇老人突然語言、行動和記憶等障礙,大多歸結於正常衰老。在多年臨床中,喬晉還遇到抑鬱症假性痴獃,病患不但出現情緒異常,還有記憶力嚴重衰退,運動障礙等。但經過一對一的神經心理學量表評估和多項檢查排除後,發現並不是老年痴獃症。
   喬晉建議,社會公眾應該更多瞭解老年期痴獃症,不但是為家中老人安享晚年做準備,也是為自己的老年提前防範。
   “老人很可憐,中後期的老年痴獃症患者雖然人還在,卻實際上已經退出家庭生活,而且是永遠退出了。”長期參與老年痴獃病患護理的李護士說,一些確診老人雖說也和家人在一起,清醒的時候會記起一些事情,但實際上已經徹底孤單,和最親近的人也是咫尺天涯、形同陌路”。  (原標題:阿茲海默症是個什麼病?一種不正常的衰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o65qoyq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